宁王彻底引爆了新能源电池行情,只要是和电池有关的,什么固态电池、钠电池、动力电池、锂电池、钙钛矿电池、BC电池等等齐齐大涨,只要是与制造电池有关的矿,什么锂矿、钴金属、钙钛矿等等也齐齐大涨。总结起来就是新能源赛道一时风光无两。

现在如果再用超跌低估值的逻辑来解释这个现象,好像是解释不清楚了。因为,超跌低估值上涨可以解释,而现在是不管是低位高位的,还是低估值高估值都涨,这就说不过去了吧?所以,能进行解释的只有新质生产力,这条视频就说下如何去挖掘具有新质生产力潜质的个股思路,以及为什么新能源赛道会如此强势。

新质生产力的新是指创新,是新的基础科学理论,是新制造技术,是新生产工具,是新生产要素,也是技术创新、组织创新以及管理创新。是与旧质生产力相对应的。

请恕在下浅薄,不一定对,但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。建筑、建材、煤炭、有色、化工、钢铁,甚至家居家电,诸如此类种种,我认为都是旧质生产力的代表。什么是旧质,旧质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资本密集的地方,与新质的科技密集恰好相反,资本集中是旧质赖以生存的护城河。

话说,旧质里面就没有新质了吗?有,但集中在组织创新、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,再恕在下浅薄,在旧质里去挖掘这样的新质真的是太难了。而且几乎被垄断。举个例子,比如家电,家电三雄美的、海尔、格力几乎垄断了全行业80%以上的技术创新,大多数企业都是作为他们的配套或者是拼拼凑凑的组装业务活着的。

新家电领域有没有?那就得找细分,比如扫地机器人市场,几乎就是科沃斯和石头科技。再去从这些旧质里挖新质,那难度可不是一点半点了。

而在当下市场如何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新呢?好像也没有个具体的指标和方向。我觉得可以从研发投入、研发中心(研究院)、高校合作、成果转化和落地、专利数量等等,作为目前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具备了新质生产力的几个主要要素。

具备这些要素的大多集中在科技密集型领域,比如元宇宙、大数据、半导体、芯片、软件、互联网技术、人工智能,诸如此类。挖掘到这样的企业了,然后又是低位、坑里、没拔出来的,业绩不赖,估值不高的,干就是了,大概率不会出大错。

大伙发现没有,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太阳能电池,这几个领域既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特征,又符合旧质生产力的特征。是新质和旧质都密集扎堆的地方。既有科技密集的属性又有资本密集的属性。你看,双护城河,再加上号召加持,这就直接起立了。但,我觉得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跌的够深,够猛。

咱举两个例子,比如半导体化学品中的新宙邦,与北大、中科院、南方科大、上海交大、香港理工、澳门大学等高校建立人才与科技研发方面的合作关系。还建有南方科大-新宙邦联合实验室、院士(专家)工作站、博士后工作站分站。目前有16000平米实验室面积、12个研究部门、30个研发创新平台、1000+个专利申请数量。其它的数据以及技术,大家自己去看吧,不多说了。

再比如消费电子领域的立讯22年研发投入84.47亿元,拥有有效专利4526项,拥有发明专利738项,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自动化、模组化、AI场景化、智能化改造。其它的,也不用说了。

细分方向有许多股票网上配资,如果奔着这个思路挖下去大概率不会出大错,大概率会有一个不错的结果。毫无疑问,继互联网+、数字中国之后,新质生产力是一条贯穿全年并领跑全年的一条主线,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